醫師專欄
認識蕁麻疹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許振東 醫師    口述 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字工作者 陳亞南    執筆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親愛的許醫師:您好。
 
    我的小孩今年3歲,不知什麼原因常常會突然半邊手臂起了一大塊一大塊的疹子。剛開始,我們沒注意到,是他一直抓,我們以為是被蚊子咬。後來隔了幾天,脖子上有一大塊浮起紅疹,又要抓的時候被我們制止,所以他就哭了起來,嚷著說癢癢。我們怕他抓破皮膚,只好幫他摸摸。要帶他來看醫生的時候,他手臂上的疹子又不見了。又有一次,帶他去大賣場買衣服,一進衣服區的時候,突然他的上半身就起了大片紅疹。

    有人說我的小孩是過敏兒,連看了第二家皮膚科,醫師說是蕁麻疹, 只要吃抗組織胺、擦類固醇藥膏就會改善。

    我非常憂心我的小孩若是經常犯鬧蕁麻疹怎麼辦? 可是鄰居老阿嬷說蕁麻疹不要緊,一陣風就有,一陣風又沒有了。不要憂心愁眉。

    醫師,我對蕁麻疹知道的很少,又凌亂。能請您解說嗎? 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病童的媽媽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
 「蕁麻疹」,這疾病的名字上雖有「麻疹」二字,卻與麻疹無關,麻疹是一種感染性疾病,可是蕁麻疹卻與感染也沒有關係。
 
壹、認識「蕁麻疹」
   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的皮膚表現,但也不一定全是因為過敏而引起,以往一般老人家口裡稱這病症為「起清膜」,基本上說蕁麻疹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。
 
    典型蕁麻疹的皮膚表現,稱為「膨疹」,像被蚊子叮咬過後一樣的浮腫,然而它跟蚊子叮咬不同,它的特色為一塊一塊的皮膚浮腫,可以大小不一,形狀不規則,浮腫部位可以全身都有,不限於手腳或臉上,出現的區域不一定同時這種類似蚊子叮咬的,形態不一的疹塊,變化很快,有時突然出現,忽而就自己消退,不留任何痕跡,但是許久又重發起來,所以又稱為「風疹塊」。
 
 貳、蕁麻疹的致病機轉與誘發原因
 
  然而,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是什麼呢?
 
    典型蕁麻疹的致病機制,與皮膚或血液中的巨大細胞(或稱胖細胞mast cells)有關,這種巨大細胞內含有能讓血管活化的物質,其中最關鍵的物質就是組織胺(histamine)。因為巨大細胞的表面有認識外來過敏原的過敏抗體(E型免疫球蛋白, IgE )存在,一旦與過敏原接觸,便會引發巨大細胞的活化反應,將細胞中的組織胺釋放出來,組織胺會使得皮膚中局部的血管擴張、微血管滲漏、組織腫脹,誘使興奮神經引起厲害的癢感,於是就形成了最典型的皮膚疹子。
 
    至於誘發致病的過敏原是從哪裡來的呢?

    蕁麻診雖然是皮膚疹塊,可以是皮膚直接接觸,局部性或者全身性但是也不一定是皮膚接觸,可以是吃進去、或吸進去的過敏原,表現也不一定,可以是局部性,也可能先局部再又造成全身性的表現。

   換句話說,蕁麻疹的臨床表現是多樣性的,致病的機轉與個人的免疫機制有關。
 
   除了典型的蕁麻疹外,臨床上還有與免疫機轉 無關,完全是外來的環境因素,也可以誘發蕁麻疹的表現,稱為物理性蕁麻疹,像是溫度、壓力、搔抓、震動、光照等。
 
   臨床上,蕁麻疹常見的誘發原因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類:
1、食物:為最常見的原因,例如海鮮、高蛋白質物質等等。還包含各類食品添加物、人工添加物、殘餘農藥等。
2、藥物:成藥、抗生素、止痛藥等等。3、感染。
4、外在物理性因素,包括冷熱溫度、外在皮膚的搔抓、觸壓、震動、光照等。
5、昆蟲螫刺:像是蚊蟲叮咬、蜜蜂螫刺、毛毛蟲刺激,都可能引起蕁麻疹。
6、喝酒:酒精的刺激很強,容易引起蕁麻疹。
7、運動。
8、情緒壓力。
 
   總之,會誘發蕁麻疹的東西及原因非常多,可說什麼都有可能,但又因人而異,而初次發生時往往不容易找出真正的誘發因素。 
 
叄、蕁麻疹的臨床表現

   蕁麻疹典型的症狀包括: 
 
一、突然出現的膨疹,局部或全身性,位置與大小不一定、可以很快消退又很快復發。
二、伴隨強烈的搔癢感。只要起蕁麻疹,幾乎都會有癢的感覺,尤其半夜突然發生的蕁麻疹,常會瘙癢到無法睡覺。

     除非是慢性尋痲疹,在除去誘發因素後,一般的蕁麻疹病灶通常不會超過24-48小時。

    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,根據統計,以台灣整個人口來說,約有15%至25%的人在一生中某個時期都曾發作過蕁麻疹,有人是只發生一次,也有人是多次反覆發生。
 
肆、蕁麻疹的處理與治療

    臨床上蕁麻疹的處理並不困難,往往醫師一看皮膚上典型的樣子就能診斷,但是比較棘手的部分是要找出引起蕁麻疹的誘發因素。

    通常只能從問診追蹤起,比如說之前吃了什麼東西?環境有沒有改變?有接觸到什麼不一樣的東西嗎?
 
    然而對於蕁麻疹,若只發作一次,只要治療好了就好,事實上沒有必要一次發作就非要找出原因不可。但若是經常有重覆發作的狀況,就有找出誘發因素的必要,通常會建議病患可做記錄包括飲食與生活日誌,再來歸納是否與飲食有關,蕁麻疹發作時再做追蹤探討,必要時可以抽血檢測、或皮膚測試等的實驗室檢查。 
 
    至於蕁麻疹的治療,臨床上對於急性蕁麻疹,抗組織胺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的基本藥物,大多數病人的症狀都可以快速獲得緩解;若蕁麻疹厲害的,必要時也可使用短期的類固醇,通常一週內都會痊癒。
 
    臨床上,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蕁麻疹的症狀若沒有好好處理,導致一直出現反覆發作的情況,而且時間持續6週以後,就會變成慢性蕁麻疹。
 
     急性尋麻疹與慢性蕁麻疹的差異,不只是症狀持續時間長短的問題,而是致病機轉也不同,慢性蕁麻疹往往原因不明,有的與自體免疫機轉有關,因而治療上也不同,抗組織胺或類固醇都無法在短期內治癒,藥物只能輔助來控制症狀,有時需要長期服藥。臨床上的經驗發現,有些這類病人會在兩三年之後自然痊癒。
 
    因此,當急性蕁麻疹發生時,應該採取有效的處理治療,盡速緩解體內過敏的狀況,不要讓症狀持續拖延,以避免可能的慢性蕁麻疹轉變。
 
 
 
 
 
 
(☆_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作者資歷

許振東醫師

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溼科研究員
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
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
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


陳亞南
一個生長在台灣,罹癌後依然微笑,依著自己信念生活的女子,
喜歡工作,喜歡寫作,也喜歡旅遊。經營了很多文字和畫作,出版過的散文集有:《尋訪大陸美麗山水》、《閑閑走走──台灣小旅行》、《拾穗人生》、《人間有愛》、《和自己相遇》、《荷風清恬》、《猶有溫婉》、《靜對滿天星》等。曾獲洪建全兒童文學少年小說首獎、教育部文藝創作散文獎、全國文學報導文學獎、梁實秋文學創作獎等國內多項重要文學獎項。
2018-12-07 18:31:54
惠心婦幼診所小兒科主治醫生 許振東 醫師 口述
Copyright 2020© 財團法人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. All Rights Reserved .
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7號|Website Design & Hosted By Lyons Digital Technolog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