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愛的鄭醫師:您好。
我住在新竹,有一天接到女兒學校的調查單,詢問是否接受子宮頸癌預防針。我本來還能接受,再往下看說明,注射的是人類乳突病毒疫苗,我就有點猶豫了,一方面因為對這病毒疫苗從來沒聽過,再來擔心施打疫苗會不會有傷害,反而害了女兒呢?
我曾是您的病人,所以想聽聽您的看法。
祝
健康快樂
吳欣月敬上
欣月女士:早安。
有人說:為母者強。一個母親對事情考慮的周到,是我很敬重的。
的確,很多人都對這「人類乳突病毒疫苗」感到陌生,因為施打者很不普及。
說來子宮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,及時治療的疾病,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,然而早期發現還不夠,預防勝於治療,如果能打預防針來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,更能促進女性的健康。
首先說說人類乳突病毒的特性:
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圓形的很微小的DNA病毒,到目前為止,有一百多種型別,其中致癌者有二十多種。而這二十多種型別中,又以第16型及第18型最常見,約占子宮頸癌感染類型的70﹪,第16型為50﹪,第18型為15~ 20﹪左右。
其次,如第31型、33型、35型和39型比例也不少,而亞洲列島,包括台灣,第52型和5 8 型則名列第三、四位。
還有兩型別低危險群的,如第6型、第11型,雖不會導致子宮頸癌,但是會引起生殖器的尖狀濕疣,俗稱菜花。
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佈人類乳突病毒為致癌病毒,主要是因為人類乳突病毒基因會產生E6 與 E7蛋白,導致子宮頸癌、會陰癌、陰道癌、肛門癌,最近還發現女性肺腺癌、口腔咽喉癌,都跟它有關,可以說這病毒專門感染人類表皮以及黏膜組織。
然而對於人類乳突病毒,臨床醫學上目前並沒有任何藥物或治療性的疫苗,有幸的是一位澳洲醫師FRAZER,他發現了每5個人類乳突病毒的L1鞘膜蛋白,就能自我聚合成一個五邊形,然後72個五邊形就能組成一個病毒的外殼,被稱為「類病毒微粒」。
類病毒微粒,這是研發子宮頸癌疫苗上很重要的突破,子宮頸癌疫苗的原
理,是將類似人類乳突病毒外殼的類病毒微粒,施打到人體內,因為類病毒微粒並不含有具感染力的病毒成分,所以不會感染接種者,卻具有抗原性,可以讓人體產生對抗L1鞘膜蛋白的抗體,進而達到預防人類乳突病毒和子宮頸癌的目的。
再說說台灣目前有哪些預防針呢?
二 OO六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 FDA) 核准全球第一個子宮頸癌疫苗上市,是美商默沙東藥廠(MSD )研發成功的,台灣同年十月也通過上市,這是四價疫苗 「嘉喜﹙GARDASIL﹚」,可對抗由人類乳突病毒第16型與第18型所引起的子宮頸癌以及第 6 型與第11型所引起的尖狀濕疣﹙菜花﹚。
二OO八年衛生署核准二價疫苗「保蓓 ﹙C ervarix﹚」上市,這是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(GSK)研發成功的,針對人類乳突病毒第16型與第18型的疫苗。
我很希望全國民眾對人類乳突病毒都能有所了解,而能直接或間接提升國人健康,更希望政府能有更充裕的經費,在不久的將來,讓全國的青少女都能免費接種,使子宮頸癌的發生率降至最低。
欣月女士,你還有任何疑慮,歡迎再來信。
|